破解農業“瓶頸” 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付文軍
(張本軍)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1號文件精神,近日,寧安市邀請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農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和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的三位教授,圍繞如何破解困擾鄉村振興發展、生態宜居建設和鄉村如何振興等內容,舉行為期一天半的中央1號文件解讀系列專題講座。 全市黨政領導、機關干部、鄉鎮干部和農民代表600余人參加講座。 此次講座主要圍繞“發展什么樣的農業?發展農業應以誰為主體,產業興旺應當立足哪種農業模式,鄉村應是整齊劃一,還是多元并舉;鄉村的諸多后發優勢有哪些?如何從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推進鄉村振興?”等,在鄉村振興過程中亟待回答的問題,進行了深刻闡釋。 通過學習,寧安市的黨員干部群眾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發展信心,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把脈農業農村工作發展形勢,鞏固全市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全面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發展理念,并將其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過去的一年,寧安市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被評為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市)、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先進縣,渤海鎮獲得2018年農業產業強鎮示范鎮,江南鄉東安村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響水大米被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評為黑龍江省“最好吃大米”公共區域品牌第一名。寧安市馬鈴薯獲得了農產品地理標志。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現場會在我市成功召開,我市的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產業走廊全線貫通,成為黑龍江省重要的北菜南銷基地,同時也是寧安市貫徹落實總書記對東北振興提出的打造果蔬出口基地的重要成果。全市美麗鄉村示范村達到35個、達標村達到92個,43個村實施了整村改造等等。這一切都得益于一系列農業農村重大改革舉措的頒布實施。
|